投资要点:
公司8月17日发布2017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2%(1Q17:YoY +5.9%);归母净利润48 亿元,同比增长15.1%(1Q17:YoY +16.2%),略超我们预期(中报前瞻预测13.9%,主要是信贷成本好于预期)。上半年年化加权平均ROE 20.3%。
信贷稳步扩张,同业资产收缩。从资产端来看,(1)17 年上半年贷款同比增长14.7%,环比一季度增速小幅提升0.57 个百分点,驱动资产总资产同比增长12.6%。其中,个人贷款同比增速较16 年末的12.5%提升至21.7%。(2)强监管环境下同业资产自2015 年底以来首次出现同比、环比的双降(同比降低14.1%,环比降低15.7%)。(3)受以非标投资为主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增速放缓(同比增长10.5%,较去年末增速大幅降低29.3 个百分点)影响,投资类科目同比增速较去年末显着放缓至10.8%。但上半年资产端同业存单由16 年末的108 亿元小幅上升至124 亿元。伴随下半年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地,预计同业、非标业务仍将持续收缩。
存款增速放缓,同业存单驱动规模扩张。从负债端来看,上半年存款同比增长15.1%,增速有所放缓,而以同业存单为主(占应付债券比重83%)的应付债券同比增长27.0%。截止6 月末,公司同业存单存续余额为1339 亿元,二季度单季新增同业存单占单季新增总负债的138%。根据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自2018 年一季度起,将资产规模5000 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 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占比超过33%该项不得分。截止二季度末,我们测算公司“同业负债+同业存单”占负债比重为29.1%,综合考虑33%的监管红线以及7 个月的调整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同业负债考核压力较为有限。
息差环比回落。公司息差水平自一季度逆势回升后回落至1.96%,环比收窄18BP,但较16 年末提升1BP。息差回落主要受到生息资产收益率降低(环比下降20BP)及付息负债成本率提高(环比提升5BP)的影响。但考虑到:(1)负债端结构的持续调整,高存款占比(62.7%)的负债结构和高活期存款占比(50.6%)的存款结构;(2)同业负债大部分置换为新阶段的利率成本水平,下半年同业负债成本边际变化减弱,叠加营改增价税分离影响消退,预计下半年公司息差将逐步企稳。
不良率环比持平,不良生成率显着降低。上半年公司不良率0.91%,持续两个季度持平,经测算加回核销的不良生成率由一季度的1.20%下降至0.86%。公司信贷成本二季度单季1.45%,环比降低73BP,不良改善和高拨备使公司二季度得以拨备反哺利润,上半年拨备计提对净利润增速形成正贡献8.1%。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关注类贷款占比、逾期贷款占比在16 年末均处于16 家上市银行(不含2016 年后上市的银行)的最低水平,而17 年上半年进一步降低至0.77%、0.97%。“不良贷款/逾期90 天以上”由16 年末的121.3%上升至122.1%。总体来看,公司资产质量及改善趋势在上市同业中处于较好水平。
继续看好公司零售业务优势,维持增持。上半年公司零售发展战略成果显着,个人业务利润同比增长26.5%,占税前利润比重同比提升3.9 个百分点至34.2%。我们预计公司17/18/19 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0%/16.9%/19.0%(17/18 年原预测16.2%/23.8%,调低中收和规模增速;新增19 年预测),对应于17/18/19 年1.35X/1.17X/1.01XPB,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