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3 月31 日发布2021 年报。 2021 年实现收入15.37 亿元,同比增长15.76%;利润总额10.97 亿元,同比增长18.91%;归母净利润9.18 亿元,同比增长18.74%,扣非净利润7.99 亿元,同比增长20.75%。摊薄EPS 1.22 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报告期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11 元。公司公布2021 年分红预案,拟10 股派8.0 元(含税)。
简评及投资建议。
1. 2021 年收入增长15.76%,整体经营稳健。 2021 年收入15.37 亿元,同比增长15.76%,其中4Q2021 增长9.84%。截至2021 年末,公司依托成都核心商圈自有物业110 万平米运营自营卖场,入驻商户超过3500 户。
分区域:2021 年成都地区、四川省内其他地区及重庆、四川省外收入各占比95.71%、4.12%、0.17%,收入同比增速各为14.22%、91.07%、-61.92%。 分产品:市场租赁及服务/营销广告和策划/委托经营管理/装饰装修工程收入各占比82.73%、0.64%、0.83%、8.24%,同比各增9.15%、35.88%、-15.97%、88.42%。
2. 2021 年综合毛利率增加2.51pct,主营毛利率增加1.56pct。全年综合毛利率70.06%,同比增加2.51 pct。其中主营业务毛利率70.30%,增加1.56 pct,其他业务毛利率67.10%,增加20.08 pct。
分区域,成都地区毛利率72.32%,增加3.66 pct;除成都以外其他地区计算得毛利率19.55%,降低11.99pct。分产品,市场租赁及服务毛利率增加4.66pct 至74.86%;营销广告和策划毛利率增加68.32pct 至71.73%;委托经营管理毛利率增加3.27pct 至81.13%;装饰装修工程毛利率增加3.51pct 至14.20%。最终主营业务毛利率增加1.56 个百分点至70.30%。
3. 2021 年期间费用率增加1.2pct,其中销管费用率增加0.86pct。2021 年期间费用率5.48%,较2020 年增加1.2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6%、5.04%、-0.02%,分别增加0.10pct、0.76pct、0.35pct。销管费率增加主要因职工薪酬及咨询服务费增加,财务费用变动主因本期利息收入减少以及本期回购未达限售条件股份支付银行同期利息。
4. 2021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20.75%。利润总额10.97 亿元,同比增长18.91%;公司2021 年确认投资收益1.02 亿,同比增加2054 万元;资产减值损失-159 万元,有效税率减少0.46pct 至14.65%。最终归母净利润9.18 亿元,同比增长18.74%,其中1-4Q 各增长6.12%、92.17%、26.56%、-19.36%,全年扣非净利润7.99亿,同比增长20.75%。
5. 全渠道数字化升级,创新业务模式。
(1)全渠道数字化营销升级:公司加强与卖场商户的紧密合作,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实现卖场内全域流量的精准转化。①线下,公司通过大数据针对特定消费人群进行营销。②线上,公司与快手打造的“快手西南泛家居产业带直播基地”,全年通过快手、小程序商城等直播平台,组织直播77 场,孵化商户直播16 场,成交超5000 单。
(2)持续发力新零售,打造第二增长曲线:①持续发力新零售战略,继“动物交响团〃e家居生活馆”投入运营后,2021 年新开出“焦糖盒子”自营店。同时试营业富小森全屋智能家居体验店。②整合艺术类资源,与38 位艺术家和9 家机构合作开展艺术类策展活动,对美术馆进行IP 化运营,全年举办美术馆展览、艺术类活动22 场次,吸引线上线下客流426 万人次,着力搭建年轻一代向往艺术展览+流量的聚集地,③积极拓展进出口代理业务,着力嫁接公司金融资源,继续与9 个亚欧国家20 个港口/机场和国内13 个口岸保持紧密合作,全年实现进口贸易额的稳步增长。
维持对公司的判断。公司作为西南家居零售龙头,资产丰厚,重估价值显著,公司在保持家居卖场主业稳健发展,巩固基本盘之上,不断探索家居零售新业态和新模式,依托自身完整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共建共享平台资源,赋能商户共建生态,向制造型零售新赛道转型,孕育新成长新机会。
更新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各10.65 亿元、11.96 亿元、13.47 亿元,同比增长16%、12.3%、12.6%;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 年PE 各8 倍、7 倍、7 倍。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以2022 年12-15 倍PE,对应合理市值区间128 亿元-160 亿元,合理价值区间17.08-21.35 元;此区间对应公司2022 年PS 为7.4-9.3 倍,给予“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景气度下行;线上渠道冲击;品牌方和地产方分流;竞争加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