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5 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11.5 万辆,同比+148%,环比+8%。纯电车方面,汉、元plus EV 销量表现突出;插混车方面,宋Plus DM-i 等高价位车型销量占比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公司近期发布腾势D9 和海豹两款爆款车型,价格均为20 万元以上,高于目前公司约15 万元单车均价。短期看,两款新车型性能优异,搭载多项创新技术,车型竞争力强,预售订单强劲,有望形成爆款,提升单车盈利水平、实现品牌向上。中长期看,公司高产的技术“鱼池”料将充分发挥平台化可扩展性和技术复利迭代能力,通过e 平台3.0、DMi、CTB、iTAC 等诸多领先自研技术的推陈出新,保证后续新车型竞争力,助力品牌力持续向上。此外,公司中性化战略稳步推进,比亚迪半导体上市申请已过会。动力电池外供加速、储能电池出货提升,供应链价值凸显。维持A、H 股“买入”评级,继续重点推荐。
事件:2022 年6 月2 日,公司发布2022 年5 月汽车销量快报。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22M5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1.4 万辆(+8% MoM)。5 月公司汽车销售 11.5 万辆,同比+148%,环比+8%,其中新能源汽车 11.5 万 辆,同比+250%,环比+8%。分类别看,2022 年 5 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 11.4 万辆,同比+260%,环比+8%,符合预期。其中纯电 5.3 万辆,同比+185%,环比-7%,主要系海豚受长沙工厂整改影响交付。汉销量环比增长,迈入两万辆大关,元plus 环比增长且持续过万;插混 6.1 万辆,同比+369%,环比+27%,宋 Plus DM-i 等高价位车型销量占比提升。1 月至5 月累计电动乘用车销售50.4 万辆,同比+358%。累计纯电销售25.4 万辆,同比+246%;累计插混销售25 万辆,同比+583%。5 月新能源商用车销售 760 辆,同比-32%。5 月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 6.2GWh,环比-1%,同比+148%;1 至 5 月累计装机 27.2GWh,同比+174%。
爆款新车型腾势D9、海豹发布,集中发力高端市场。公司重磅车型旗舰轿车“汉”于2020 年7 月上市,2022 年5 月“汉”销售23,934 辆,月销量再创新高。其中汉EV 销量12,680 辆、汉DM 约11,250 辆,中高端车型“汉”终端热销验证了电动产品竞争力,驱动公司品牌力提升。2022 年5 月16 日,公司发布腾势品牌和第一款车型高端电动MPV 腾势D9,e 平台3.0 和DM-i 两大新能源车平台赋能,瞄准“自主+电动”高端MPV 市场,预售价格33.5-44.5万元。发布会后腾势D9 盲定订单0.5h/24h/28h/7d 内分别超3000/5000/7000/13000 辆,充分彰显品牌力。2022 年5 月20 日,公司于2022 年5 月20 日发布e3.0 平台首款B 级轿跑海豹,首次搭载CTB、iTAC、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及后五连杆底盘悬挂四大技术,其中CTB 技术使得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 最高续航可达700km,同时扭转刚度高达40000+N・m/°,叠加iTAC 技术,极大提升了操控和安全性能。预售价21.28-28.98 万,发布会结束当天订单量超2 万,爆款潜质尽显。
推出CTB、iTAC 两大新技术,技术鱼池赋能品牌向上。公司相继发布iTAC、CTB 技术,叠加已经在海豚上应用的热泵、升压快充技术,公司技术平台造车模式享受“技术复利”。CTB 技术通过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集成,进一步提升整车续航里程、提升车身扭转刚度与安全性、降低车身结构件成本。CTB 技术需要车企对于电池结构设计及车身结构深刻的理解,公司享有先进电池技术及整车生产能力,在CTB 领域先拔头筹。iTAC 系统在TCS、ESP 系统上升级,基于电机旋变传感器实现了扭矩更精确、迅速的控制。同时,iTAC 系统在四驱版车型为选配功能,打破市场对于只有智能驾驶才能实现软件收费的认 知。公司在技术鱼池的技术储备深厚,未来车身级软件付费选配空间潜力巨大。我们认为公司高产的技术“鱼池”将充分发挥网络效应,通过e 平台3.0、DMi、CTB、iTAC 等诸多领先技术的推陈出新,保证后续新车型竞争力,助力品牌力持续向上。
定增助力产能扩张,供应链中性化价值凸显。公司2021 年11 月1 日公告H股配售5000 万股,增发1.75%总股本,净募资138 亿港币(约合114 亿元人民币),募资计划投入电动、智能化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能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0 年末以来,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均开始新一轮募资扩产活动。下游布局方面,比亚迪在济南、郑州、无为、蚌埠、长春等地投资设厂,用于生产新能源整车、锂电池及相关零部件。上游布局方面,公司公告以战投身份定增四川路桥,并拟与四川路桥、川能动力成立合资公司,开发磷矿和磷酸铁锂项目,积极卡位锂、磷资源。公司作为电动化技术领先者,除电动车业务外,我们认为公司后续更大的投资价值是作为中性的“新能源汽车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技术亮点包括锂电池(刀片电池技术等)、半导体(IGBT)、三合一电机/电控技术等。当前公司电动车和电池业务景气度高,其中1)电动车:随着DM-i 销量释放,口碑持续发酵,叠加海洋+王朝双网驱动,目前在手订单40 万辆。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电动乘用车全年有望交付超150 万辆。随着纯电e 平台3.0新车型和高端品牌投放,公司车型向上周期有望延续。2)电池:刀片电池全球配套加速,中性化预期下优质电池供应商价值凸显,对标宁德时代、估值有望提升。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比亚迪DM-i 新平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技术路线更迭;新能源汽车政策波动。
投资建议:公司在产业链的话语权提升,现金流优化,维持公司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2/117/211 亿元,现价对应A 股PE 107/75/41 倍,对应H股85/60/33 倍PE。按分部估值法,参照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分别给予2022年公司造车/动力电池/控股比亚迪电子/电动供应链6062/3194/658/874 亿元估值,加总得公司合理价值10,935 亿元,对应A、H 股目标价375.6 元/462.9 港元,维持公司(A+H股)“买入”评级,继续重点推荐。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