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0 年中报实现归母净利润1.54 亿元(同比-4.76%),多元业务布局助力公司充分对冲疫情对部分下游的扰动,看好公司客户资源与产品系列丰富为长期增长助力,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净利润为4.23/5.79/7.39 亿元,目标价35 元,维持“买入”评级。
多元布局消纳疫情冲击,盈利质量持续提升。公司公告2020 年中报,2020H1实现营业收入15.42 亿元(同比-7.14%,下同);归母净利润1.54 亿元(-4.76%),剔除发行可转债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1.67 亿元(+3.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8 亿元(-16.34%)。2020 年上半年,公司细分板块中除新能源汽车板块受大客户北汽订单下滑影响外,均呈现较好的增长趋势,其中工业电源和工业自动化业务受疫情下医疗电源和口罩机需求、5G 相关电源需求和新增油服设备拉动下增长迅猛。2020H1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3.33 亿元(+18.23%),盈利现金流量比率上升至2.16,盈利质量进一步提升。
毛利率提升明显,研发维持高投入。报告期内ROE(加权)为7.34%(同比-2.04pcts , 下同) , 销售毛利率/ 净利率为28.12%/10.00%( +3.27pcts/+0.15pcts),受毛利率较低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下滑导致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影响,上半年毛利率有所提升;期间费用率为19.26%(+4.47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77%/2.55%/10.74%/1.20% , 同比+0.98pcts/+0.61pcts/+1.80pcts/+1.07pcts ; 可转债计提利息导致财务费用增长较快(+803.37%),此外公司维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11.56%),有望为自身作为电力电子平台型企业长期增长持续提供内生动能。
为后疫情时代蓄力增长,产品与客户持续扩展。疫情期间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可选消费以及部分出口需求持续受到扰动,短期对公司增长形成一定的压力,但同时医疗、5G 高科技、自动化等需求也成为公司广泛布局下游领域中,需求持续释放的热点,报告期内公司在飞利浦、爱立信、魏德米勒等海外大客户开发持续推进,同时新兴业务领域如车载压缩机、热管理等不断突破,客户资源与产品系列丰富度的提升为公司后续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看好公司加速进入业绩修复和增长状态。
风险因素:疫情出现反复;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可选消费需求走弱;新兴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综合部分下游景气程度影响,调整公司2020-2021 年净利润预测至4.23/5.79/7.39亿元(原预测为4.38/5.75/7.35亿元),对应EPS为0.86/1.17/1.50元,现价对应PE 为32x/24x/19x,给予公司目标价35 元,维持“买入”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