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三季度财务报告,2020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47 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归母净利润7.69 亿元,同比增长4.4%。
点评:
业绩持续修复,现金流表现优异
2020Q1-3 公司实现营收51.47 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环比加快3.08pct;归母净利润7.69 亿元,同比增长4.4%,环比加快4.38pct。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利润增速,主要系前三季度部分固废项目陆续投产,投产初期叠加疫情影响,产能利用不足,但项目固定成本费用投入较大,同时能源业务受疫情及政策影响,盈利水平下降。此外,公司Q3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200万元,对业绩也构成较大拖累。费用率方面,Q1-3 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1/5.95/4.77/1.47%,同比-0.10/+0.43/+0.89/+0.56pct;期间费用率13.40%,同比+1.77pct。盈利能力方面,Q1-3 实现毛利率30.23%,同比略升0.75pct;净利率14.96%,同比降2.13pct。
现金流层面,Q1-3 经营性现金流12.2 亿元,同比增长67.8%;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同比增长38%,增长较多,主要系收入增加带动应收增加、疫情影响地方政府审批流程拉长、部分垃圾发电收入中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暂未收回等因素影响。
项目建设进度正常推进,年内还将投产8050 吨/日围绕“大固废”战略,公司上半年新增常德、平和、枣庄3 个垃圾焚烧项目,新增规模2700 吨/日;建设进度方面,上半年新增投运南海三期、常山、宣城、饶平等4 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增产能4100 吨/日,已投运规模达到1.59 万吨/日;在建项目已于2 季度全部复工,根据公司披露的预计进度,2020 年内还将有8050 吨/日项目投产。
管理层激励制度落地,有效增加成长动能
公司2020 年5 月正式完成“高级管理人员转聘职业经理人合同签署仪式”,成为南海区国资系统改革的先行试点。具体来讲,公司高管人员将脱离体制内身份,与公司重新签订市场化劳动合同,涉及高管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及董事会认定的其他核心骨干。管理层激励采取职业经理人制度,对公司管理层的体制内身份进行市场化转换,有利于调动高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增加公司成长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继续看好公司战略与执行力,预计2020-2021 年将实现净利润10.57 亿元、13.49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18 倍、14 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融资成本高于预期、国补下发慢于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