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3 月 5 日,公司公告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对 146 名激励对象授予 416 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当前总股本的 2%,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 授予价格 17.73 元, 2017-2019 年业绩解锁条件为归母净利润相对 2016 年,增速分别不低于 20%、40%、60%。激励计划如期实施,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公司的股权结构分散,不存在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中科汇通持股仅5.43%。我们在对公司今年 1 月 18 日的点评中,认为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后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将更为年轻化,实施激励的动力也更充足,参考苏交科的成长路径,公司未来通过激励促进业务与人员的稳定值得期待。此次授予对象包括杨卫东董事长等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骨干共 146 人,其中 8 名董事及高管获授股票数量为 55.3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25%,董事会及高管持股比例有所上升,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授予价格激励程度高,业绩解锁条件符合预期
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 17.73 元,相对公告前收盘价(35.57 元)折价 50.15%,对授予对象的激励程度高。本次激励计划拟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 146 人,占公司 2016 年底员工总数的 4.61%,激励范围较广。本次激励计划的业绩解锁条件为 2017-2019 年归母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16.96%,未来四年摊销的限制性股票成本合计 3113 万元,占公司 2015 年净利润的 19%,我们认为该业绩解锁条件符合预期,依据公司在手订单未来三年业绩达标无忧,本次激励计划重在改善公司股权结构和现代治理,有利于公司继续完善 “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设计企业转型势在必行,限制性股票开启快速成长通道
设计企业通过 PPP/EPC 模式实现向工程全过程服务商的转型势在必行,公司在招股书中也提出已将收购作为企业做强做大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对需要重点发展的铁路、市政、建筑、城市规划领域的收购。参考兄弟企业苏交科上市后实际控制人始终持有超过 35%股权的做法,我们预期公司此次激励计划只是开始,未来将进一步采取相关运作完善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通过外延和内生方式加速公司成长的通道有望开启。
看好此次激励计划对股权结构和业绩的积极影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和建设项目环评甲级两项高等级资质,铁路/市政/管廊等新兴业务开拓取得显着成功,我们测算公司 2016 年新签订单约为 45亿元,在手订单超过 50 亿元,纯设计咨询订单同比翻倍。基于公司在手订单及此次激励计划的保底解锁条件,我们预计公司 2016-18 年 EPS 分别为1.00/1.49/1.94 元,认可给予公司 17 年 26-30 倍 PE,合理估值区间38.74-44.70 元,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激励计划未能成功实施,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外延进展缓慢。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