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公布2020 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36.95 亿元,同比增长29.96%;归母净利润1.37 亿元,同比降低68.42%,扣非归母净利润0.56 亿元,同比降低85.69%;EPS 0.07 元,ROE 6.18%。其中,2Q20 实现营业收入18.62亿元,同比增加22.21%;归母净利润0.57 亿元,同比降低73.59%,扣非归母净利润0.02 亿元;EPS 0.03 元,ROE 2.59%,业绩符合预期。盈利下滑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电池片价格在2-4 月的三个月内下跌了近20%。
电池出货逆势高增,但疫情导致电池盈利下滑。1H20 公司电池片实现营收35.53 亿元,同增28.99%;毛利率9.64%,同降15.24 PCT。营收高增主要是电池销量高增, 2020 年上半年,公司电池出货量约5.24GW,同比增长82%,位列全球电池出货量第二。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是疫情导致电池片价格大幅下滑,1H20 电池片单瓦价格/单瓦成本/ 单瓦毛利分别为0.68/0.61/0.07 元/W , 同比分别降低29.13%/14.75%/72.54%。
调整公司产品产能结构,提前布局大尺寸高效太阳能电池。今年疫情冲击过后,常规尺寸电池已明显被大尺寸电池的需求替代。目前,公司所有15Xmm 产线均已升级为16Xmm 产线,截至2020 年6 月底,公司电池产能约15GW,其中180-210mm 电池产能约5GW,166mm 电池产能约8GW,166mm 以下尺寸的电池产能2GW。此外,在建电池产能21GW,预计2020 年底将建成电池产能36GW,其中180-210mm 电池产能约24GW,166mm 电池产能约10GW,166mm 以下尺寸电池2GW。产能结构的逐步优化,使公司保持了产品的适销畅销,较好地满足了市场对大尺寸高效电池的需求。
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确保公司技术领先优势。1H20 公司研发费用1.40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进一步加大对HJT、TOPCON、IBC、HBC 和叠层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的研究,力争在未来实现技术的创新突破。
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 年分别实现净利7.46、13.28 和18.2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1%、77.96%、37.22%,当前股价对应三年PE 分别为37、21、15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光伏装机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波动超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