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1 月25 日,公司发布2020 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 年实现营收41.00 亿元到42.50 亿元,同比增长29.99%到34.75%,实现归母公净利润-3.90 亿元到-2.80 亿元,同比亏损减少21.21%到43.43%,取年度营收、净利润预期中值,则Q4 单季度实现营收23.05 亿元,同比增长34.01%(增速较Q3 单季度下降55.13%),净利润6.72 亿元,同比增长39.71%,符合预期。
疫情反复造成短期扰动,网安龙头不改长期成长趋势。2020 年二季度起,公司积极复产满足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递延的订单需求,同时积极推进项目交付实施进度,叠加三季度大规模开展的护网行动,公司大数据安全检测平台、终端安全、云安全及安全服务等产品销售预计全年实现较快增长,四季度营收增速环比有所下滑原因或为北方疫情反复,部分项目实施进度受阻,收入确认节奏有所放缓,预计2021 年Q1 营收将实现高增长,公司作为卡位高景气赛道的网安龙头企业,中长期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三因素共振驱动网安加速,看好公司云安全赛道布局。1)短期,疫情影响减弱,在合规政策、ICT 技术大规模应用以及安全事件驱动下,网安行业需求有望加速。
中长期,国内IT 支出中网安投入比例有望加大,据IDC 数据,目前中国网络安全投入占IT 投入比重为1.84%,与全球平均水平3.74%相比,渗透率仍有提高空间。中国网安市场规模2024 年将达到179 亿美元,2020-2024 年CAGR 为18.7%,云安全、大数据安全、工控等细分赛道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安全产业向服务主导转型,云安全服务或将成为潜力最大的细分赛道,根据赛迪统计,2018年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7.8 亿元,同比增长44.8%,预计2021 年市场规模将达115.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2%,云安全赛道成长有望加速;3)多云安全领军厂商估值体系有望重构。五大优势奠定多云方向,国内政务云与诸多大型企业已走向多云。第三方厂商比IaaS 厂商本身更适宜做统一服务,并能在客户与合作厂商的更新迭代中形成平台与规模优势,公司全栈布局具备成为云安全领军潜质。
收入规模效应与成长持续性被低估。1)市场对于公司规模效应及成长的持续性存在一定认知差,2020 年疫情之下,公司营收在较高基数上保持超30%增速,随着研发支出、销售费用渐入平稳,公司营收的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亏损缺口将进一步收敛;2)卡位高景气赛道,成长持续性无忧。公司不仅在终端安全、UTM等传统安全领域位居市场前列,在云安全、态势感知等新兴领域同样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根据赛迪咨询、IDC 等第三方机构的报告,公司在新一代IT 基础设施防护产品体系中的终端安全领域、大数据智能安全检测与管控产品体系中的安全管理平台和云安全领域、安全服务市场份额第一,高研发投入有望转化为强大技术壁垒,实现新赛道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66 亿、58.61 亿和76.84 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8 亿、0.75 亿及4.01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经济超预期下滑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