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0年4月29日晚,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和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
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53.38亿元,同比增长8.30%,实现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7.51%;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7.34亿元,同比下降39.81%,净亏损551.32万元,同比下降108.62%。
评论:
1、19年业绩符合预期,拓展增量实现业务增长,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出现亏损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53.38亿元,同比增长8.30%,实现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7.51%。全年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实现营收业绩提升的主要在于坚持增量发展,在重点领域、客户开拓取得新成绩,5G产品全面覆盖国内主要大客户,持续保持先发优势。面向新兴市场,多款产品中标专网客户重点项目,积极开拓金融领域新客户。
公司主要产品按应用领域可分为传输类产品、接入和数据通信类产品。具体为:
一、传输:公司传输类产品主要是光传送网从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光传输收发模块、光纤放大器和各类无源光器件、子系统。2019年传输类产品营业收入为32.71亿元,同比上升11.31%,占总营收比重为61.30%。2019年运营商从4G后建设周期过渡到5G规模建设,传输网已拉开规模建设的序幕,有力拉动该项业务营收的提升。
二、接入和数据:公司的接入类产品包括固网接入和无线接入类产品,数据通信产品主要用于数据中心、企业网、存储网等领域,包括光电器件、模块、板卡、AOC产品。2019年接入和数据产品营业收入为19.58亿元,同比上升3.68%,占总营收比重为36.68%。我们判断产品营收增长的原因主要是5G网络建设带来的无线前传模块需求和互联网厂商对数据中心光模块需求的回暖。
三、其他产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产品的营业收入为1.04亿元,同比上升19.98%,占总营收比重为1.95%;其他业务收入为0.04亿元,同比下降71.53%,占总营收比重为0.08%。
分地区来看,2019年公司国内和国外市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44亿元和16.9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8.26%和31.74%。其中,国内业务营收同比增加14.79%,国外业务营收同比下降3.45%。
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4亿元,同比下降39.81%,净亏损551.32万元,同比下降108.62%。公司地处武汉疫区,受疫情影响较大,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人工薪酬及折旧等固定支出并未减少,且额外增加防疲支出,致使公司的利润同比大幅下降。我们判断公司基本面整体向好趋势不变,一季度复工复产后已降低疲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随着防疫形势好转,公司经营情况会实现恢复性增长,年内有望把握住加快5G网络和数据中心建设的机遇,打开业绩成长空间。
2、毛利率保持稳定,研发维持较高投入
毛利率方面,分产品来看2019年传输类产品毛利率为25.36%,接入和数据产品的毛利率为14.17%。传输类产品营收占比超过60%且保持增长趋势,预计未来可持续拉动公司盈利。分地区来看2019年国内毛利率为17.99%,国外毛利率为28.08%。近几年公司各业务毛利率水平基本保持平稳,传输类产品毛利率显著高于接入和数据产品毛利率,国外毛利率高于国内毛利率。
费用方面,2019年公司销售费用为1.55亿元,同比上升13.67%,销售费用率2.91%,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为1.18亿元,同比上升6.32%,管理费用率2.20%,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为-0.37亿元,同比下降8.13%,财务费用率-0.69%,同比上升0.1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4.40亿元,同比上升11.25%,研发费用率8.24%,同比上升0.22个百分点。公司研发费用保持较高水平,高研发投入助力公司在5G光芯片和光模块产品上持续突破,巩固行业龙头地位,2019年度公司共申请专利228件、授权203件,获中国专利银奖一项,并顺利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复评。
3、2019年经营现金流净额略有下降,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大幅上升2019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66亿元,同比下降6.11%,其中流入58.03亿元,同比增长10.93%,流出55.37亿元,同比增加11.9%。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05亿元,同比上升4.83%,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分别同比增长246.45%和131.63%。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6.91亿元,同比增加809.02%,主要原因为募集资金款到位所致。2020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为2.50亿元,同比上升384.49%。2020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同比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为疫情影响导致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4、电信领域光模块传统龙头,核心受益5G网络建设加速公司在电信领域光模块一直是传统的龙头,早在4G时代之前,公司就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光器件供应商,并进入全球光器件前十名,延续至今。公司在电信市场的客户主要是华为、烽火、中兴等公司。在重点产品中,公司近年来一直保持在重点客户中前三的份额。在疫情导致宏观经济承压,中央政治局重磅定调5G对于拉动经济,帮助其他行业产业升级重要性的背景下,全年通信行业投资有望加码,有望实现15%以上的增长,重点投向无线网建设和传输网建设,华为、中兴和烽火在无线网和传输网通信技术上优势明显,在相关领域的5G订单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作为他们光器件及光模块的供应商,公司也将核心受益5G网络建设加速,相关5G产品销售量有望显著提升。
5、高速光模块具有技术和市场先发优势
公司近年持续发力数通市场,具有技术和市场的先发优势。公司在数据中心光模块领域取得众多研究成果,拥有核心自主产权和多项标准,技术水平领先。2019年,公司定增募集将近6亿元用于扩充100G光模块产能,计划投产后形成目标产能超过80万只100 G光模块。目前定增项目正在稳步推进,100G光模块产能已得到阶段性的提升。在400G市场,公司也推出了多款产品,卡位布局数据中心的高端市场。硅光领域,100G硅光相干收发芯片已经开始量产流片,400G硅光集成芯片已进入模块验证环节。根据咨询机构Ovum的报告,目前光迅科技的数据产品业务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五,公司将在强化数通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加大400Gb/s产品的研发创新与大客户突破,加强数通产品核心光芯片的研发与转产。
6、光芯片量产取得突破,夯实公司在市场的最大竞争优势和稀缺性国内高端高速光芯片的产品化能力与国外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低速率产品为主,高端芯片大部分依赖进口,整体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小于1%。在国际形势纷繁多变的背景下,光芯片的国产化替代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光芯片毛利率将长期维持较高水平,对企业的业绩贡献较明显,目前海外及中国台湾地区主要光芯片企业对中国大陆的销售收入较高,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公司具有行业里非常稀缺的具备高端光芯片量产能力,自产光模块的芯片自制比率已经超过70%,中低端芯片如10G等光芯片均已实现自产,高端芯片如25G DFB和EML等芯片正在推进客户认证,其中近期25G DFB光芯片已经通过重点客户认证,正逐步在自家光模块产品中进行切换,有望通过自主生产光芯片降低模块成本提高竞争力,同时通过光模块销售释放光芯片产能,推动规模化生产降低光芯片成本。
7、具备稀缺芯片自研能力的光器件一体化龙头,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公司作为市场稀缺的全芯片全产品全市场覆盖的光通信器件龙头,同时也是国内稀缺的高端光芯片龙头。5G网络和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受国家定调加速,通信行业投资有望加码,基站建设规模有望增加,IDC行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公司有望核心受益。公司在研发费用持续高投入,夯实国内光器件领域龙头地位和光芯片的研发能力,产品实现从芯片到模块封装、从电信市场到数通市场全覆盖。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约为4.72亿元、5.85亿元和6.64亿元,对应2020-2022年PE 分别为40.5X、32.7X和28.8X,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5G建设不及预期、数通市场突破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进一步扩大、光芯片量产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