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投资建设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10万吨/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项目;投资建设10万吨/年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项目。
国信化工观点:
1)延伸乙烯产业链,投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布局锂电隔膜原料,投建醋酸乙烯保障EVA 原材料供应:
公司规划由全资子公司联泓化学为投资主体,投资7.9 亿元建设“2 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10 万吨/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项目”。项目依托联泓化学现有土地和公用工程,主要原料为公司自产的乙烯,主要产品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和醋酸乙烯(VA),预计项目建设周期18 个月,已于2021 年9 月2 日取得《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
2)拟投建10 万吨/年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布局锂电溶剂原料自给优势凸显:公司计划变更原募投项目“6.5 万吨/年特种精细化学品项目”剩余募集资金用途,用于投资新建“10 万吨/年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项目”。新项目拟投资5.8 亿元,达产后可年产5 万吨碳酸乙烯酯(EC)产品,5.26 万吨碳酸甲乙酯(EMC)产品、0.72 万吨碳酸二乙酯(DEC)产品及副产4.36 万吨乙二醇,预计项目建设周期16 个月,已于2021 年8 月26 日取得《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碳酸酯原料环氧乙烷、二氧化碳、甲醇均为公司自产,与公司现有产业链充分协同,成本竞争优势明显。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5.03 亿元、净利润约4.63 亿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4.56%,税后投资回收期为3.47 年(含建设期)。
3)公司已布局生物可降解材料,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平台:2021 年6 月,公司增资1.5 亿元持有江西科院42.86%的股权。江西科院主要从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成功自主开发出“高光纯乳酸―高光纯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技术的企业之一,拥有千吨级示范线,已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全产业链产品乳酸-丙交酯-聚乳酸性能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全部合格。江西科院规划在2025 年前分两期建设“13 万吨/年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全产业链项目”,其中一期3 万吨/年,预计2023 年投产,二期10 万吨/年,预计2025 年投产。公司通过增资江西科院,实现公司在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助力公司成为新材料平台型企业。
4)风险提示:增资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建产能技术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
5)投资建议:公司新产能尚处于规划阶段,因此暂不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1-23 年归母净利润12.75/15.86/17.80亿,对应EPS 为0.95/1.19/1.33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64.3/51.7/46.0X,维持“买入”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