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逻辑:1)背 靠国家能源集团,充分利用产业协同效应,21年末长协煤占比超90%,入炉煤价显著低于同行;2)新能源业务全面提速,“十四五”新能源规划新增装机35GW,21-25 年风光装机CAGR高达55%,增速位居行业前列;3) 特高压时代水电消纳水平提高,叠加市场化电价上行趋势,公司水电板块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背靠国家能源集团,利用集团产业协同优势,入炉标煤单价行业低水平。公司充分利用集团“煤电路港航”一体化产业协同优势,努力提升内部优质长协煤炭资源比例及兑现率,21 年公司共采购煤炭1.9 亿吨,其中长协煤总量1.75 亿吨,占比92%;入炉标煤单价900 元/吨,远低于行业其他公司,成本优势明显。
同时,公司股权投资项目遍布火水煤等领域,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21 年公司投资收益达32.6 亿元。
十四五新能源规划超预期,债务结构良好,装机目标完成度可靠。公司紧跟集团战略布局,确定了“新能源发展主力军”的全新战略定位,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增风光装机35GW,预计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0%以上,21-25 年风光装机CAGR 高达55%,成长性可观。21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72.1%,资产及债务结构较好,为新能源发展再添优势。
“特高压+市场电”有望带动水电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负责四川大渡河流域干流18 个梯级电站的开发,在四川省内年水电发电量超500 亿kwh,占公司水电发电量的85%;目前四川省进入特高压输电时代,“十四五”期间规划建成“六直八交”与华东、西北、重庆、西藏等电网相联,跨区跨省最大外送能力超过3000 万千瓦。此外,电力供需紧平衡情况下市场化电价上行,21 年公司在四川省水电上网电价266.1 元/兆瓦时。消纳水平提高叠加水电上网电价上行,有望拉动公司水电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9 亿元/62.5 亿元/79.7 亿元,CAGR 达28.9%;考虑到公司拥有火电成本优势,各业务协同效应显著,给予公司22 年火电/水电/风光/煤炭0.8PB/18PE/20PE/1.0PB 估值,预计800 亿元市值,对应目标价4.49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上行风险,新能源发展不及预期,水电投产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