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我国啤酒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于行业大浪淘沙之后居行业前五,继续参与行业竞争发展,公司明确了在十四五期间聚焦增长与转型,积极推进高端大单品战略,U8 出奇效,驱动产品结构升级,同时谋求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实现降本增效。大单品放量+经营提质增效,公司业绩有望加速成长。
稳固基地市场,扩大区域优势,持续推动结构升级
公司是我国啤酒行业龙头之一,1980 年成立于北京,凭借渠道创新成功打开销路并牢牢占据当地市场,并通过收购广西漓泉、内蒙古雪鹿、福建惠泉三个地方优势品牌进行区域扩张。目前公司在北京、广西、内蒙古具备高市占率,渠道话语权较高,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基地市场,稳固市占率的同时扩大优势区域,在优势区域持续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全国大单品助力战略破局,U8 势如破竹加速高端
公司过去产品多但不够聚焦,相较竞品,公司层面缺乏系统的产品战略规划,各地子公司难以向集团借力进行统一的品牌营销,各自为战,规模效应协同效应不明显。2019 年,公司进行产品战略重塑,推出首款全国型大单品U8,大单品战略有助于:1)提升品牌形象,改善公司品牌老化、平价化的问题;2)帮助集团战略聚焦,进行全国层面的统一宣发和品牌推广;3)提升协同运营管理,便于集团统筹产销,发挥总部职能。
U8 卡位8-10 元价格带,该价格带内各企业体量尚未拉开明显差距。凭借差异化产品定位、更强的渠道推力和高举高打的精准营销,燕京U8 上市第二年销量便已突破10 万吨,2021 年同比增长+123%。根据公司规划,十四五期间公司计划将U8 打造成百万吨的超级大单品,有助于改善公司产品结构,加速高端化进程。
U8 的成功反映出公司产品战略重塑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公司陆续完善大单品矩阵,推出V10 白啤、新版雪鹿啤酒两款产品,并于2022 年6 月对鲜啤进行焕新升级。至此,公司已经形成覆盖低端-腰部-次高端-高端多个价格带、较为完善的全国性大单品体系。
拖累利润因素多,改善空间大,弹性可期
相比竞争对手,公司产能利率用低,人员冗余明显,2021 年产能利用率仅为40%,人均产销量均低于同业,且销售人员薪酬竞争力较弱。借鉴重啤历史经验来看,其产能收缩后生产人员成本和单位制造费用得以降低,生产及销售人均薪酬得到提升。我们预计,产能利用率不足、人员冗余问缓解后将有助于公司降本增效,同时大单品逐步放量驱动量价齐升,公司人均创收有望进入加速提升阶段。
燕京啤酒共有50 余家子公司,净利润率较低很大程度来自于亏损子公司的拖累:1)除去母公司及三大强势区域子公司外,其余子公司每年合计亏损金额约在8-10 亿元之间;2)由于子公司减亏尚不明显,公司存在大额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导致有效税率偏高。目前,公司已建立帮扶机制帮助弱势子公司减亏,同时稳步推进产销分离。U8 全国性大单品是公司推进产销分离的有力抓手,有利于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统筹产能,同时有助于生产端和销售端进行独立考核,在经营效率上释放更大势能。未来伴随公司整体经营能力的逐步提升,子公司未来有望稳步减亏,为燕京啤酒贡献更大的利润弹性。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9.12/138.78/149.1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4.56/6.23 亿元,以2022 年6 月10 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 为67.4/48.4/35.4 倍,对应EV/EBITDA 为14.1/12.0/10.0倍,给予“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影响消费场景;原材料价格上涨;大单品销量不及预期;啤酒高端化竞争加剧;公司经营效率提升战略的执行可能受到其他因素扰动。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