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具备一体化产业链的光伏级EVA 龙头。公司是我国EVA 龙头,现有EVA 产能15 万吨,其中光伏级占80%。2021 年,受益于EVA 景气度抬升,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9 亿,同比增长70.2%。我们认为在未来两至三年维度中,光伏需求预期抬升下EVA 粒子行业产能难以有效新增,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实现高盈利。公司目前已拥有甲醇-烯烃-烯烃深加工新材料的一体化产业链。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在EVA 领域竞争力,在持续扩充EVA 产能的同时,将实现关键原料VA 的配套,进一步强化成本优势。
需求预期抬升,供给难以有效新增,EVA 高景气延续。地缘政治因素下全球能源价格高企,2022 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259 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13%。另一方面,目前产业链大部分利润空间被硅料侵蚀,随着行业新增硅料产能集中投放,硅料有望进入过剩周期,为产业链其余环节释放盈利空间。在产业链中,我们认为EVA 粒子由于设备订购、安装、调试周期长(扩产周期约三年),因此两至三年内行业产能增长难以满足高速增长的需求,景气度有望超预期。经我们测算,2022 年、2023 年我国有望实现光伏级EVA 需求111 万吨、142 万吨,分别同比增加41、31 万吨。而统计2024 年以前行业能完成爬坡贡献产量的新增产能仅新疆天利高新20 万吨、古雷炼化30 万吨,再考虑到其中光伏级产品比例,光伏级EVA 行业实际新增供给将十分有限。公司拥有EVA 产能15 万吨,光伏胶膜料占比稳定在80%以上,20 万吨EVA 新增产能预计2024 年至2025 年投产,公司作为光伏级EVA 龙头将充分受益赛道高景气。
立足一体化产业链,持续打造层次丰富的新材料产品矩阵。除EVA 外,公司立足一体化产业链布局一系列成长空间显著的新材料:1)锂电材料:立足一体化烯烃深加工产业链,公司布局包括2 万吨湿法隔膜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四种电解液溶剂共10 万吨溶剂以及3000 吨锂电池添加剂VC;2)可降解塑料:公司立足江西科院技术建设13 万吨一体化PLA,并携手长春应化所建设5 万吨PPC,布局空间广阔的可降解材料;3)电子特气:布局电子级氯化氢、氯气、三氯氢硅及四氯化硅产品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和面板生产的蚀刻等环节。公司已通过下游企业认证,客户包括台积电、新傲科技等。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5.07/108.10/126.40 亿元;归母净利润13.42/17.86/22.07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39X/29X/23X 倍。公司是光伏级EVA 粒子龙头,未来将持续打造应用于光伏、锂电、半导体等高成长领域的新材料产品矩阵,一体化新材料平台型厂商扬帆起航。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测算存在误差。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