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报:22H1 实现营收16.7 亿元,同比+21.2%,归母净利1.0 亿元,同比+266.3%,扣非归母净利0.3亿元,同比+60.9% 。其中22Q2 实现营收9.6 亿元,同比+48.1%,环比+35.7%,归母净利1.3 亿元,同环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1.0 亿元。
分析判断:
22Q2 业绩亮眼 汽车电子龙头成长
营收端:22H1 公司整体实现营收16.7 亿元,同比+21.2%,拆分结构看:
(1)电子产品业务:22H1 收入12.9 亿元,同比+4.0%,环比+3.1%,考虑22H1 公司同步受到多重扰动影响:1)商用车行业销量下滑:22Q2 同比-71.3%,环比-36.6%,而公司营收结构中预计商用车占比约20%;2)上海+长春疫情:22Q2 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2.3%,环比-16.0%,核心客户一汽、上汽等受影响相对严重,营收同环比向上体现电子产品业务的成长属性;(2)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22H1 收入3.7 亿元,同比+190.5%,主要系22H1 相关项目验收数量增加所致,超出此前预期。
拆分季度看,22Q2 实现营收9.6 亿元,同比+48.1%,环比+35.7%,预计主要受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增长拉动。
22Q3 起伴随疫情影响趋缓,我们预计22H2 乘用车行业销量同比将实现20+%增长,电子产品业务向上趋势较强。
利润端: 22Q2 公司毛利率33.3% , 同比+3.6pct , 环比+9.5pct,同环比大幅提升预计主要受高毛利水平的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占比提升拉动。在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改善的双重促进下,22Q2 公司单季实现归母净利1.3 亿元,弥补22Q1 亏损并拉动22H1 归母净利实现同比+266.3%增长。非经方面主要源于公司投资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新一轮融资估值变化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费用端:22Q2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5.0%、7.4%、14.1%、-4.1%,同比分别-0.5、-1.4、-1.0、-4.3pct,环比分别-1.4、-1.5、-6.1、-4.2pct,费率层面同环比均呈现大幅下降趋势,变动相对较大的:1)研发费率下行主要源于收入增长,实际投入力度并未减弱,22H1 公司实际研发人员增长 至1,871 人,同比+36.3%,人均薪酬同比+1.0 万元;2)财务费率下行主因汇率变动导致的汇兑收益和IPO 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增加。
平台型控制器供应商 正式拓展至智能座舱领域公司是国内首家加入AUTOSAR 组织的基础软件提供商,基于对汽车控制器平台化能力的深入理解,目前量产产品涉足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身舒适、底盘控制等多领域,2022 年进一步延伸至智能座舱:
1)智能驾驶产品:国产替代先锋,商/乘市场市占率均处于自主前列,基于Mobileye/TI 等芯片提供从L0 到L4 的不同级别解决方案,满足车企多样化选择及自研需求,持续受益于ADAS加速渗透及高级别智能驾驶导入:1)ADAS:配套一汽、吉利、上汽、东风等多家车企,其中吉利三个平台项目订单将逐步迎来放量;2)L2.5 及以上:第二代ADCU 基于TI TDA4 打造,行泊一体方案,预计将量产于合众(哪吒)等汽车品牌;基于国产芯片或国外更高算力芯片方案的新一代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产品亦在积极布局研发;
2)车身舒适及智能网联:控制器业务基石产品,规模效应逐步强化,客户、产品拓展同时适应EE 架构集中化趋势,布局车身域控、物理区域控制器ZCU 等产品,其中车身域控已获广汽等客户定点,预计2023 年起陆续量产;
3)智能座舱:2022 年公司新成立智能座舱事业部,现有团队成员超200 人,未来产品将布局座舱感知、AR-HUD、氛围灯控制器等,其中AR-HUD 基于自研ARcreater 算法,已获吉利等客户定点,预计2023 年量产;
4)其他电子产品:控制器平台化能力延伸,其中底盘域控已量产于蔚来并陆续获得其他客户定点,One-Box、面向L3 的制动助力器等亦在积极储备;高端装备 + 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服务定制化特点享受高毛利。
三位一体布局 研发服务及高阶智驾赋能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软件能力综合体现,有效支撑电子产品业务发展。公司自成立以来即坚持研发驱动的技术领先战略,核心技术来源均为自主研发,基于对软件的深入理解,公司为不同行业客户的电子系统研发过程提供各类技术解决方案、工具开发和流程支撑服务,享受高毛利并有效支撑电子产品业务发展;软件定义汽车大背景下,主机厂对公司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需求将呈现递增趋势,我们预计收入层面年化增长率10+%;
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公司未来重要新兴业务方向,潜在盈利增长点。目前公司已形成全套港口MaaS 解决方案并实现商业化落地,已在唐山港、日照港两个港口投放二十余台智能驾驶港口车开展运营,赋能量产智能驾驶。
投资建议
公司为国内少数能实现覆盖智能驾驶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依托三位一体业务布局及深厚平台化软件实力,有望同步实现产品、客户双重拓展,持续受益汽车智能电动化进程,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2-2024 年营收43.9/60.9/81.0 亿元保持不变,归母净利由2.21/3.53/5.13 亿元调整为2.51/4.19/6.11 亿元,EPS由1.84/2.94/4.28 元调整为2.09/3.49/5.10 元,对应2022 年8 月26 日178.00 元/股收盘价,PE 分别85/51/35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及国内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公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