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方案评述
暂不考虑可交换债券的情况下,私有化计划的海尔电器股票数量约15.30 亿股,占海尔电器总股本的54.32%,若按1:1.6 的换股比例,需要新发行24.48 亿股海尔智家H股。海尔智家H 股估值范围为16.45 -16.90 元/股,考虑1.95 港元/股的现金支付,每股计划股份的私有化对价为31.12―31.19 港元,私有化总对价中值为435 亿元,其中股权支付408 亿元,现金支付27 亿元;私有化PE 估值中值为19.55 倍,溢价17.3%,相对合理,定价整体较为市场化;此外,此次私有化预计将摊薄原海尔智家股东每股收益约5%,幅度不大,且现金分红有望提升;目前,方案还需要进行较多的审批流程。
一个更纯粹的海尔
海尔电器的私有化对海尔集团整体家电业务发展的意义重大,这是仅次于底层治理架构安排的里程碑事件,它将从根本上终结长达15 年的同类业务两地分治局面,整体股权结构将变得更加清晰,利益的一致性、股东回报均有望实现较为明显的提升。与股权结构优化同时进行的,还有业务聚焦,以前瞻布局著称的海尔,目前正在加速剥离非主营且对盈利有拖累的业务,2019 年公司实现物流出表,紧接着2020 年7 月底,公司又公告剥离工业互联网业务,考虑到二者均是前期重点布局的战略业务,个中考量值得重视。股权结构不断明晰且主营加速聚焦背景下,一个更纯粹的海尔渐行渐近。
一个更高效的海尔
盈利差异是海尔市值与格力及美的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海尔电器私有化有望加快海尔智家盈利能力的改善步伐。一方面,若私有化顺利落地,我们首先将看到公司少数股东损益明显降低,这将增厚20%以上业绩,同时资金使用效率也将得到提升,进而优化公司财务处境;另一方面,为保持公众公司独立性,原有上市架构安排,规则、流程等经营摩擦仍难以避免,渠道及产业协同受到约束,私有化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升费用使用效率,驱动盈利能力提升;更重要的是,内部治理架构优化、零售转型及数字化加速带来的经营提效,将进一步赋能其高端化及全球化两大核心竞争力。
重申“买入”评级
二季度以来,海尔内销恢复较为强劲,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均有明显提升,外销表现也优于市场悲观预期,经营改善趋势强化;与此同时,公司港股私有化以及非主营但对盈利有拖累的业务剥离均有所加速,治理优化叠加业务聚焦,公司内部节流提效已较为确定,一个更纯粹高效的海尔已渐行渐近;中长期来看,公司高端化及全球化两大红利正步入兑现期,开源节流双管齐下,盈利能力提升路径清晰。在此,暂不考虑卡奥斯剥离及私有化影响,预计公司2020 及2021 年EPS 分别为1.04 及1.29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17.36 及13.92 倍,经营及治理拐点确立,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私有化及资产剥离等事项推进不及预期;
2. 海外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3. 国内竞争加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