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0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7 亿元,同比增长25%。作为国内混凝土外加剂龙头,依托建科院平台具备技术优势,公司盈利能力行业领先。在基建投资发力、龙头份额提升的预期下,公司凭借内生+外延双重驱动,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预测公司2020-2022 年EPS 为1.50/2.04/2.70 元,上调公司目标价至45 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0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5%,盈利能力同比提升。2020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2 亿元,同比+3.01%;实现归母净利润1.67 亿元,同比+24.52%。
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0.06 亿元,同比+9.11%;实现归母净利润1.17 亿元,同比+37.88%。上半年原油价格下跌带动环氧乙烷等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减水剂产品价格小幅下调,整体看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同比+1.0pct 至46.0%,净利率同比+2.5pct 至12.9%。
面向检测中心核心人员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公告拟向在子公司检测中心任职的部分董事、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合计36 人授予限制性股票294 万吨,授予价格每股17.22 元。本次激励计划安排2 个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以2019 年为基数,2020 年公司及检测中心净利润增速不低于8%;2020-2021 年净利润增速累计不低于16%。此次激励计划的推出有望充分绑定检测中心经营与公司股东利益,助力未来检测业务发展。
高性能减水剂产能有望翻番,看好公司业绩弹性。公司目前具备高性能减水剂母液合成产能27.4 万吨;泰兴基地三期项目在建合成产能19.2 万吨,预计将于2020 年投产;四川大英项目规划合成产能13.3 万吨,预计将于2021 年投产。
规划产能全部建成后,公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产能有望增长至59.9 万吨,增长幅度超过100%。在2020 年国内基建投资发力的预期下,混凝土减水剂行业景气有望提升,看好公司新增产能顺利释放及业绩增长弹性。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看好公司成长空间。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竞争格局分散,目前CR3 不足10%。在机制砂替代河砂以及环保监管趋严、“退城入园”等政策的催化下,随着龙头企业全国性产能布局的推进,行业份额有望进一步向龙头集中。对比龙头在优势区域的市场份额(通常超过30%),我们认为行业集中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风险因素:基建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原材料价格波动;规划产能投产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混凝土外加剂龙头,依托建科院平台具备技术优势,盈利能力行业领先。在基建投资发力、龙头份额提升的预期下,公司凭借内生+外延双重驱动,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维持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66/6.35/8.38 亿元,对应2020-2022 年EPS 预测分别为1.50/2.04/2.70 元。
考虑到行业整体估值水平提升,上调公司目标价至45 元(对应2021 年22x PE,原目标价为35 元),维持“买入”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