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发布9 月产销快报,集团销量20.6 万辆,同比+29%。
评论:
9 月核心业务延续高增长。按自主乘用+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口径,公司核心业务9 月销量14.2 万辆,同比+43%、环比+23%,延续了此前的高增长。其中自主重庆+合肥工厂合计9.9 万/+51%,长安福特2.8 万辆/+33%显示大车产能爬坡,长安马自达1.5 万辆/+16%相对稳定。
3Q20 基本面表现强劲。3 季度量、价、成本均继续处于向上通道。自主重庆+合肥工厂3Q20 合计26.3 万辆/+50%,较2Q20 大幅增长21%,75P、逸动P、UNI-T 等新一代车型均取得成功,预计提振量价进而盈利。长安福特3Q20 合计7.0 万辆/+30%,注意6-7 月上市的探险者、飞行家开始贡献销量,带动ASP和盈利能力提升。长安马自达3Q20 合计3.8 万辆/+10%,保持平稳增长。此外,公司车型终端价格相对稳定、预计供应商降本集中体现。我们预计上述因素将集中体现在公司季报上。
增发获批,助力经营成果释放。公司4 月末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60 亿元,控股股东拟认购不低于30.3 亿元,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 天均价80%(按当前情况即10.4 元/股对应增发股本12%左右),且不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按2019 年报的9.17 元/股)。9 月18 日公告方案获批,之后将尽快办理发行事宜,我们认为增发完成后公司可更聚焦经营以及有利于经营成果的释放。
短周期市场预期差仍较大,关注销量背后的系统性造车能力提升料将让公司走得更远。我们仍然认为长安投资要点在于四大预期差收敛:1)自主销量,2)自主盈利,3)长福中大SUV 销量,4)长福盈利,其中1 已得到市场认可,2-4 尤其2 在中报预告后市场预期调降,目前预期依然不充分。此前市场多把长安自主这一轮新品周期视为孤品逻辑(75P),但除了75P,逸动P、UNI-T乃至欧尚X 系列也都获得了成功,总销量快速迫近自主龙头,对于这家内地国企整车公司而言,这更大概率是产品理解、落地执行、产业链管理、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系统性造车能力提升的体现,UNI 新序列概念更进一步更新,未来与科技企业的合作也有望不断加码,顺行业景气向上的经营周期料将更长。
投资建议:长安为本轮行业景气周期、公司产品周期共振核心投资机会,基本面表现突出,继CS75P 之后,Plus 系列、UNI 系列、自主利润、长福中大SUV等,都有潜在超预期空间。维持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62 亿、64 亿、78 亿元,假设2021 年增发完成,按增发总股本的12%估算,维持2020-2022年EPS 预期1.29、1.19、1.45 元,对应2020-2022 年PE 10.4 倍、11.3 倍、9.2倍,PB 1.3 倍、1.3 倍、1.1 倍。维持2021 年目标PB 2.3 倍、PE 20 倍、目标价24.3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恢复较慢、长安自主新车销售不及预期、长福新车销售不及预期、长福战略定位不清晰。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