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11 月销量:本月销量合计22.0 万辆,同比+24.5%,环比+3.2%。1-11 月累计销量180.3 万辆,累计同比+15.3%。自主品牌(重庆+河北+合肥,下同)本月销量合计11.8 万辆,同比+32.2%,环比+1.9%。长安福特本月销量2.9万辆,同比+52.8%,环比+9.2%。长安马自达本月销量1.3 万辆,同比+7.5%,环比-13.5%。
分析判断:
自主与合资齐向上 11 月销量延续高增长
公司延续10 月增势,11 月销量22.0 万辆,同比+24.5%,环比+3.2%。中汽协预估国内11 月汽车销量273.3 万辆,同比+11.1%,环比+6.2%。公司同比增速较行业高13.4pct,主因自主新品大周期上量及长安福特新投放SUV 车型的起量。
自主品牌11 月销量11.8 万辆,同比+32.2%,1-11 月累计销售94.0 万辆,其增长受益于供给端产品力质变,CS75 系列、UNI 系列热销开启新品大周期。合资品牌长安福特11 月销量2.9 万辆,同比+52.8%,1-11 月累计销售22.2 万辆,同比+33.8%,其增长受益于新车型投放所带来的产品结构改善。长安马自达11 月销量1.3 万辆,同比+7.5%,1-11 月累计销售12.3 万辆,同比+1.9%,SUV 新车型CX-30 贡献核心增量。
自主受益正向开发 供给质变助推新品周期
自主品牌11 月销量同比增速达32.2%,预计今年销量将达106 万辆,其中:1)高端品牌UNI-T 销售1.0 万辆,6 月上市以来已成爆款(连续五个月销售过万);2)经典序列CS75 销量3.2 万辆,其中,CS75Plus 在9、10 月销量均超过2.3 万辆,同比分别为+192%、+102%,预计11 月高增长继续。此外,后续增量车型可期:1)UNI-K 已正式发布,预计明年Q1上市;2)UNI 系列后续5 年将陆续推出5 款车型,明年将推出首款轿车;3)明年经典序列产品将推9 款全新升级车型。设计理念变革+成熟蓝鲸动力平台+智能化将助力自主品牌持续以供给创造需求,赢得市场。
合资品牌1)长安福特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带动销量、盈利向上。福特车型:翼虎换代紧凑型SUV 锐际、中大型SUV 探险者等新车型月销量已达3,500/3,000 量级。林肯车型:单车价值高盈利贡献大,紧凑型SUV 林肯冒险家月销量已达4,000 量级,其他还有中大型SUV 林肯飞行家以及中型SUV 林肯航海家。2)长安马自达依靠SUV 新车型CX-30 贡献主要增量,月销稳定在2,000 辆以上。
自主供给质变+合资增量投放结构改善,助推公司业绩顺产品周期稳步提升。
受益高端电动智能合作 长期品牌向上
得益于正向开发技术积累,公司品牌积聚向上势能:1)经典序列产品的开发( CS75 、CS55 、逸动), 验证并强化NE1.5T 蓝鲸动力平台性能及成本的领先;2)同腾讯、高德、地平线等科技公司合作,深耕并领先建立L3 高阶自动驾驶能力,率先在高端车型UNI-T 上实现量产;3)发布方舟架构,集合高阶自动驾驶前置化布局和智慧成长型电子电器架构,兼容HEV/PHEV 多种动力构型。
同华为、宁德时代合作高端电动智能,将催化品牌向上,长期受益:1)“高端+电动化”成为自主品牌向上路径已成共识;2)同华为、宁德时代的合作,将以深度智能化极大提升产品力,促进供给质变;3)同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也将帮助公司梳理改善业务流程,组织体系层面面向高端智能电动的优化和匹配将使公司在电动化、智能化的赛道竞争中长久受益。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周期底部向上驱动需求回暖;公司战略聚焦两大核心资产:1)长安自主,产品周期上行量价齐升;2)长安福特,底部向上,边际改善逐步兑现。
维持盈利预测和评级不变。预计公司2020-2022 年的归母净利润依次为64.80/60.70/67.89 亿元,对应的EPS 依次为1.21/1.13/1.27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 为20/21/19 倍。自主品牌正向研发供给质变撬动需求,合资品牌长安福特随新SUV车型投放,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新车型的持续推出开启新品大周期,持续贡献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下滑;新车型销量爬坡不达预期;降本控费效果不达预期;长安福特战略调整效果不达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