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8.19 亿元,同比下滑11.87%,归母净利润18.02 亿元,同比下降26.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17.76 亿元,同比下滑24.88%。其中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
76 亿元,同比下滑8.97%、归母净利润7.90 亿元,同比下滑25.46%。
点评:
浙石化一期投资收益丰厚,二期项目稳步推进。浙江石化具有规模优势明显、一体化程度高、加工能力大、化工品占比高等优势。2019 年年中一期2000 万吨装置投入试运行后,实际盈利能力强劲。公司拥有浙江石化20%股权,投资收益丰厚,三季度公司联营合营企业实现投资收益6.70 亿元,环比增长0.94亿元,预计主要由浙石化一期项目贡献。目前,浙石化二期工程已经进入现场实施阶段,长周期设备采购已完成,大宗材料的采购框架协议已基本完成,设备、材料开始陆续到货,建设安装进入高峰时期,计划2020 年四季度开始试运行,投产后盈利有望更上一层楼。
纺织需求回暖、长丝景气有望复苏。受疫情影响,纺织产业链需求低迷,前三季度国内纺织鞋帽零售额同比下滑12.40%、针织及钩编和非针织及钩编服装衣着出口下降18.50%和7.10%,需求低迷对公司长丝业务盈利产生短期压制,扣除联营合营企业投资受益6.70 亿元后,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2 亿元,同比下滑明显。具体看,前三季度POY/FDY/DTY 销量330.77 万吨、81.11 万吨和54.76 万吨,分别增长17.76%、-2.59%和-1.40%,销售均价4887 元/吨、5554 元/吨、6591 元/吨,较上年同期下降33.12%、28.60%和25.88%,实现营业收入161.64 亿元,45.05 亿元和36.10 亿元,PTA 销量48.56 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5.32 亿元,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6.13%,较上年同期下降7.09pct。
其中Q3 POY/FDY/DTY 销量分别为115.31 万吨、27.96 万吨和21.49 万吨,销售均价4590 元/吨、5289 元/吨、6208 元/吨。展望未来,纺织行业需求正逐步恢复,9 月份国内纺织鞋帽零售额同比增长8.3%,自疫情以来连续第二月正增长,出口数据也出现环比改善,而供给端看,长丝投放相对有序,上半年合计投产128 万吨,全年预计在300 万吨附近,后期随着需求逐步回暖,长丝有望底部反转。
如东洋口项目打开公司成长空间。2019 年,公司与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协议,拟投资180 亿元建设年产500 万吨PTA、240 万吨新型功能性纤维石化聚酯一体化项目。项目区位优势明显,周边苏州、无锡、南通、宿迁等地区集聚了大量化纤产能,物流条件也较为便利,同时项目还配套有燃煤热电联产等公用系统,预计新项目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PTA-涤纶长丝行业的龙头地位,打开公司的成长空间。目前项目报批工作已全面完成,正处于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至26.75 亿元、50.47 亿元和55.82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0.9、5.8 和5.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导致需求持续低迷,新增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